
怎么样培养孩子的自律行为
尊重孩子,打造正面的自信
想要孩子培养好的自律行为,第一要了解尊重孩子。不要一直以成人的规范去衡量孩子的行为,不要习惯性地否定孩子的想法。父母应该在人前不否定、批评孩子,呵护孩子的自尊,帮助他们打造正面的自信。
尊重孩子也意味着尊重孩子成长的过程。爸爸妈妈不应该用我们的身份压迫孩子,不应该觉得自己一直对的,孩子就需要听从。爸爸妈妈的权威不是通过身份宣誓获得的,而是通过尊重与被尊重的相处打造起来的。只有让孩子感到被尊重,他们才会信服,形成自然敬畏。
培养自制力
孩子长大后,总要掌握自我独立、自我照顾和自我保护,而自制力是他们掌握自我保护的非常重要能力。危险总是来自于欲望,一个人若无节制地追求欲望,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。自制力不只包含欲望的控制,还包含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舍弃、处置人际关系时的情绪管理和自我约束等。与其帮助孩子控制危险,不如教会他们掌握自我控制和自律行为。只有了解自制,才能拥有日常最真实和纯粹的幸福和快乐。
通过练习渐渐培养自律的能力
自律的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渐渐培养的,就像原子习惯一样,从小处开始改变,小到不会引起孩子的抗拒,但长期保持又足以产生改变的力量。可以尝试与孩子一块设定一个小目的,比如早起、喝水或规定时间不玩手机等,并让孩子们了解:这对爸爸妈妈来讲并困难,大家一块尝试。
挖掘孩子的兴趣
无论是学习还是培养兴趣喜好,父母都不应该控制或威逼利诱孩子。相反,应该让孩子自己主导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,适合给予指导和督促。每一个孩子在某个阶段都会迷恋某种事物,而这种迷恋正好是让孩子拓展内在驱动力的契机。内驱力也是自律行为形成的要紧原因。
孩子培养自律行为有哪些好处
培养好的生活学习态度
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才可以成长,而培养好习惯的首要条件是让孩子掌握自律。只有当孩子掌握怎么样约束自己时,才能培养一些好的习惯。
训练意志力
孩子年龄小,思想不成熟,自律行为相对较差。父母要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律性,就是为了训练他们的意志力。当孩子的意志力变得强大时,他们会变得勇敢,遇见困境不会退缩。
培养独立性
当孩子掌握自律后,他们了解自己应该干什么,什么事情不可以做,什么时间应该寻求帮助,任何事情应该自己去做。孩子的思维会变得独立,他们会勇敢尝试,渐渐变得特别独立。如此,当他们进入社会后,可以迅速适应新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