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

盛年不重来1日难再晨的意思

   日期:2024-03-26     来源:www.huibianfa.com    浏览:365    
文章简介:“盛年不重来,1日难再晨”一句源于于陶渊明辞官归田八年将来所作的第一首杂诗,这首诗感慨了生活的短促,也告诫大家要珍惜光阴,抓住时间发奋努力,讲述了岁月不待人的道理。盛年不重来1日难再晨的意思盛年不重来,1日难再晨的意思是,盛年时期一旦过去,...

“盛年不重来,1日难再晨”一句源于于陶渊明辞官归田八年将来所作的第一首杂诗,这首诗感慨了生活的短促,也告诫大家要珍惜光阴,抓住时间发奋努力,讲述了岁月不待人的道理。

盛年不重来1日难再晨的意思

盛年不重来,1日难再晨的意思是,盛年时期一旦过去,就再也不会重来,就像一天之中没办法有两个早晨。

出处:

《杂诗》

魏晋·陶渊明

生活无根蒂,飘如陌上尘。

分散逐风转,此已很身。

落地为兄弟,何必骨肉亲!

得欢当作乐,斗酒聚比邻。

盛年不重来,1日难再晨。

准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。

【作品译文】

生活在世就像路上的尘土,原本就像飘泊风尘,没根蒂。生命随风飘转,此身历尽了艰难,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。世间每人都应当视同兄弟,何必非要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?遇见开心的事就应当准时行乐,有酒就要邀请邻里朋友一块共饮。生活就好似时光一样,只须过去了,就不会重新再来,因此,要趁着年富力强,勉励自己,多做些应该做的事。

【赏析】

诗的前四句就是对生活无常的感慨,语虽一般,含义奇崛。诗人说,生活在世就如无根之木、无蒂之花,好比是随风飘转的尘土。生活的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,等到最后都已不是刚开始的自我了。这四句连用两个比喻,把深刻的生活体验形象地写了出来,透露出一种沉痛的悲怆感。五六句语意一转,说生活一世实属不容易,更何况又身处战乱的年代,每一个人都要如兄弟一般相互友爱,不要在乎是不是为亲生兄弟。七八句承上,是说,既然“落地为兄弟”,欢乐时就应该准时享乐,有酒时就应该与邻共享,人要了解追求精神上的欢乐。

最后四句,根据作者的本意来讲,他是在劝说大家要准时行乐。由于“生活无根蒂,飘如陌上尘”,十分不容易,而且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,欢乐是很困难寻求得到的,假如有幸得到欢乐的话,就要紧紧抓住,尽情享受。这种准时行乐的思想,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进步,是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索和追求。诗人执着地在日常探寻着友爱,探寻欢乐,给人以勉励。当下,这四句常让人们引用来勉励青年要抓紧机会,珍惜光阴,好好学习,奋发上进。

作者介绍:

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号五柳先生,世称靖节先生,入刘宋后改名潜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东晋浔阳柴桑(今江西九江)人。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有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《归园田居》《桃花源记》《五柳先生传》《归去来兮辞》《桃花源诗》等。

【解析】

时间与生命,是陶渊明及很多魏晋诗人反复吟咏的一个主题。本诗从生命之始说起,生命意象由一连串比喻构成,“生活无根蒂”把生命暗喻为无根之植物,从而生发出“飘”的意象;“飘”又引出一个明喻“飘如陌上尘”;“陌上尘”再生发出“分散逐风转”的意象;“逐风转”又生发了“落地为兄弟”的意象;“落地”则暗含生命如种子的隐喻,也暗示了生命由离开胞胎开始。既然生命为飘浮的种子、飞尘,随风辗转于茫茫天地之间,那样“落地”为人,实属偶然。生命本非己有,何必骨肉才算至亲呢?由此再引出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的怎么看。生命一旦开始,时间便与它产生了永恒的矛盾对立。“盛年不重来,1日难再晨”,时间在生命面前匆匆驰过,它不可逆转,不可重复,而生命的计量单位却由“年”(盛年)到“日”(1日)到“晨”(再晨)再到“时”(准时)……愈来愈有限、短暂。生命的偶然、无常、有限与时间行进的势必、永恒、无限,构成尖锐的对立。维持这对立双方平衡的力量是“得欢当作乐,斗酒聚比邻”,“准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”。抓住有限,得欢当乐,勉励发奋,增加生命的密度和水平,以抗衡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。全诗朴实无华,质如璞玉,而内蕴却极丰富,起伏跌宕,发人深省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